用一句话评价电影《摔跤吧,爸爸》,你会怎么说
《摔跤吧,爸爸》故事讲的是一个印度退役的摔跤全国冠军辛格,因为家境放弃了体育生涯,结婚后又没生出男孩子,最终打破了传统训练了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成为摔跤手,并取得冠军的故事。
整个电影看下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感,但给我感触最大的不是爸爸的梦想,而是爸爸浓浓的父爱。1、爸爸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长处。辛格并不是最开始就要把自己梦想强加给孩子,而是看到女儿打赢了男孩子,从中发现了他们的天赋才决定培养她们的。2、爸爸的陪伴。电影中的辛格没有跟朋友娱乐过,而是一直陪着女儿训练,一个动作可以反反复复耐心的教,这样的陪伴成长,是很幸福的。3、爸爸对孩子的信任和鼓励。电影中的辛格从来有吝啬过对自己孩子信任和鼓励。他可以很肯定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女儿会得冠军,也可以很肯定的面对女儿说你会赢。
《摔跤吧,爸爸》中如果爸爸如果在妻子反对,女儿反抗的时候就先放弃了,那么他的女儿或许10几岁的时候成了别人的妻子,在印度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成为最普通的女子。爸爸看到了孩子的长处,愿意用自己的光阴陪伴孩子成长,让她们完成人生的蜕变。
如果真要用一句话,而且只能用一句话来评价这部电影,我想说的是:父爱如山!
《摔跤吧爸爸》是不是一部值得反复回味的电影
一个14岁的女孩,流着眼泪说“我情愿有这样的父亲,起码让我可以坐其他的事情”,在每个儿女的眼里,父亲给予我们更多的是严厉,此部影片也不例外,影片中的父亲用一种极其严厉的教育方式教会女儿们更多的做人道理,给予他们一股迎刃而上的力量,使她们不断成长。
《摔跤吧,爸爸》是阿米尔汗导演的一部印度电影,它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部影片的主题用六个字概括就是:成长、父权与父爱,该片讲述了一名摔跤手是怎样把自己的两位女儿培养成全国冠军和金牌获得者的故事,影片的故事虽然言简意赅,却给予我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影片中有这样一段话,字里行间流露出父亲与母亲对两个女儿的爱与关怀,父亲虽然严酷,其实是对她们的拯救,导演在影片中设置了种种戏剧冲突,而这冲突正是打动观众的地方,下面我就谈谈影片是如何让观众不停地擦拭眼泪的?
一、魔鬼式的训练,身体上的疼痛
影片中父亲的扮演者是阿米尔汗,他怀揣着一个梦想:急切希望生一个儿子以实现他“为印度夺得金牌”的愿望。可是事与愿违,母亲连续生了四个女儿,他无意间发现其中两个女儿具备“打架”的天赋,女儿也可以通过训练成为一为名副其实的摔跤手,但是女孩在摔跤方面并不占优势,毕竟在体质上不如男孩,它需要的是一股韧劲,加上他们接二连三重重摔倒在地的声音,通过立体声传出来,坐在前排的我深感到他们的疼痛,严厉的父亲与大女儿对峙,他们不能反抗,只能够无条件地服从,甚至下命令让他们剪短各自的头发,变成假小子,每天5点准时进行训练,他们心里的委屈只能憋在心里,面对父亲的发飙,她们只能忍气吞声,好像已经成为一个受人指派的打字机,不停地训练。即便如此,父亲通过给她们讲述面对不同情况时的技巧,给予她们无穷的力量,直到他们崩溃之后,说了一句不想要这样的父亲,但是她们最终胜利了,之里面夹杂着深沉的父爱,她们哭了,这无尽的泪水表达出内心的惭愧与懊悔。
二、胜利的曙光,感动无数观众
影片的高潮是在结尾部分,吉塔代表印度参加国际比赛,因为教练的嫉妒,他利用阴谋把父亲关在了杂物间,在女儿最关键的时刻,她意识到父亲并没有在观众席,焦急的脸庞表现出内心的紧张,可是,训练使父亲所叮嘱的话时刻在她耳边响起,“记住要靠自己,爸爸不会永远来救你”。吉塔凭借自己的力量与韧劲胜利了。我们也真正为她的胜利而欢呼,激动人心,震撼无数观众,这泪水是亲情的流露,是父爱的无尽表达。
这部电影让我们流下的是感动的泪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意味深长。
我完整的看过,之后回味无穷。人因梦想而伟大,为梦想而奋斗而坚持不畏艰辛而感动,更为男女平等的大主题震撼。这种正能量积极向上意义的电影太少了。片中的歌曲恰好烘托了情节,好听有趣。有些细节处理又有些喜剧色彩令人发笑。真是好电影。
答案是肯定的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的电影,是的,梦想。这个人人知道却没几个人能做得到,电影主角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梦想
我想很多人都是摔跤爸爸那个角色,因为生活放弃了好多自己喜欢的东西,女儿也是各种不理解叛逆,不理解父母的安排!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女们都会体会到自己父母的良苦用心,能遵从父母的要求下茁壮成长,这是难能可贵的。
通过这个影片我们可以看到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和父母相处,如何面对困难!
有人看过《摔跤吧,爸爸》这部影片吗,看后有什么收获呢
说一下对《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的评价吧。
从最直观的角度讲,140分钟的片长,观看时候,竟浑然不觉,一气呵成。节奏之精准,令人叹为观止。
每一个人物都生动。摔跤的两姐妹,小时候有小时候的可爱,长大有长大的纯美。就连卖活鸡的小贩都鲜活,就连工具性很强的母亲,都立体。
拍出了印度的地域感。印度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进而生活作息、风俗习惯、思维审美,无一不通过细节加以具化。这是一部电影最重要的生命体征,是区别于其他同类型电影的识别密码。
摔跤不是一个很普及的体育运动。《摔跤吧,爸爸》拍出了摔跤独特的美,起到了普及作用。尤其是力量感,大女儿摆脱对手的那个转身,如猛虎出匣。
更重要的是,主创宏大的历史大局观。他们并没有避讳所谓的“印度的问题”。男权思想对印度在国家和民间层面做造成的,不能简单用好与坏来评议的影响,通过重男轻女、父权独裁、女性社会地位,印度官僚以及官方莫名的傲慢、民间坚硬的偏见等各种方式,一一去管窥与体现。
《摔跤吧,爸爸》给你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谢邀,我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看法
一、社会的黑暗。阿米尔汗饰演的主人公年轻时也是摔跤健将。但却在争夺冠军头衔的时候被要求假摔。纯净的体育运动在被各方利益左右的情况下完全变了另一种味道。主人公因为不甘愿就此离开了自己热爱的事业。但试想一下,现实中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全身而退?
二、父爱如山。主人公回家后不甘心。却把自己的理想强行附加在两个女儿身上。虽然作为父亲他话不多,但每当孩子受伤受挫的时候都能得到父亲的鼓励和帮助。包括大女儿在大学里短暂的迷失。作为父亲他虽然恨铁不成钢,但却时时关注者大女儿的动向,直到大女儿回归正途。
三、女性地位。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印度女性地位的卑微。包括孩子的母亲以及孩子的朋友被强行订婚。电影虽然轻描淡写的对这种现象一掠而过。但也足以证明在整个印度。女性地位的话题仍然显得很微妙,不可言喻。
四、成功来源于不顾一切的坚持(除了被利益左右)。电影里两个女儿的成长并没有出现爸爸当年遇到的情况。这也是电影带给我们一点小小的鸡汤。两个女儿最终都成功的拿到冠军,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是功不可没的。
据说这是一部很高分的电影。在淘宝电影评分已经达到9.7,这个分数已经算是很高很高的了。
不知道这部电影吸引大家的是什么,吸引我的应该算是两点吧。一是电影的主题,印度女性的地位,二是阿米尔汗这个演员对电影的热爱,以及为电影的付出。
先来说说电影主题吧。它所反映的是印度女性卑微的社会地位。我们看到的除了两个小姐妹之外的印度女性都是从头到脚只有脸是露在外面的,身上穿着大袍子一样的衣服,头上戴着面纱,甚至有的时候还要把脸也遮住,只留眼睛在外面。当这对小姐妹为了方便训练,穿上男孩儿的大T恤和短裤的时候,镇上的居民投来的不止嘲笑奚落的目光,更多的是震惊与惊愕。他们心中的心里活动应该是“女孩子”怎么可以露这么多就出门呢?特别是为了在沙地上训练方便,剪短了已经及腰的长发,再穿上不太合身的大T恤和短裤,更让周遭的邻居很难理解。
电影开头,我的想法是爸爸想要代表印度拿到世界冠军,为什么你没有实现的梦想,要逼迫自己的孩子实现呢?这好像我曾经的比喻,封建社会的高高在上的君主,强势,霸道!也许在中国,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但是在印度,这种做法不仅仅是思想的强加,更是多一种选择生活的权利,这并不是在印度的任何家庭都能做到的。不过事实上,在中国如果有大同小异的情况,你也应该感到幸运。也许你的运动员老爸不会逼着你完成他年轻时候的梦想,但是有些他强加给你的东西真的对你有帮助。我家老爷子说过,“我让你这么做,只不过是我年轻的在这个问题上吃过亏犯过错,那会没有人告诉我这是错的,所以我就那么做了。现在过了这么多年,我能直接告诉你这样做不行,对你来说是省事了!”比如:从小到大,在我独立之前,我爸不允许我吃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等等,如果被发现,“封建社会的君主”形象会立刻显现,说实话,我确实也害怕。所以因为害怕,也就真的不敢那么做了。尽管在我自己相对独立之后,没人管了,我也自己买过垃圾食品,买过薯片,但是享一时的快感,过一段时间,一打嗝都是油了吧唧的味道,真的太难受了,所以后面自己也就不吃了。所以从小到大,我的身材尽管没有很魔鬼,但是一直属于标准身材。这点我也是很感谢的。所以,如果父母对你有了你当时不能理解的“无理”要求,用些智慧,思考一下无理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也许你会在人生后面的几十年里面受益的。
更多内容,请关注(爱森尔月嫂)
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故事虽然很平淡,却能触动内心。观看过后,感触颇深。影片让我记住了一下几点教育意义:
一,要敢于打破常规。影片中的爸爸是一个摔跤手,他也一直想要一个儿子来完成自己的梦想。无奈他生的都是女儿,但他没有像其他父亲一样,让自己的女儿早早嫁人,而是背负着不理解与嘲笑,让女儿去学摔跤。
二,成功没有捷径,任何成功都要付出努力与汗水。两个女儿每天都要坚持高强度的训练,苦不堪言,也曾抱怨爸爸的严厉与苛刻,但是一次次的胜利让她们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三,要因材施教,取长补短。爸爸从每个女儿的特长出发,制定出了适合她们自己的方法与技巧,让她们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而不像女儿的老师一概而论。
四,在前进的路上,总会遇到弯路,要迷途知返,不言放弃。大女儿在进入体育学校后,被老师误导,导致一败涂地。在她意识到后,听从爸爸的建议,刻苦训练,最终走向人生巅峰。
五,没有人能一直在你身边,万事靠自己。在爸爸被关进一扇门不能现场指导大女儿比赛时,女儿的脑海中浮现出爸爸的教导“靠自己”,最后女儿凭借着自己的技能与意志,还有冷静,赢得了比赛的最终胜利。
六,要懂得感恩。最终站在领奖台上,主持人问女儿最想感谢的人是谁,她毫不犹豫地说是爸爸。因为她知道,没有爸爸的坚持与不放弃,她不会有今天,是爸爸改变了她的人生,是爸爸让她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是爸爸让她的人生与众不同。
这部电影很适合与孩子一起观看,还没看的朋友们,赶快去和孩子一起看看吧!